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报告说,亚洲象大部分时间都在保护区之外度过,因为它们更喜欢在那里找到的食物。但研究人员表示,这种行为会让动物和人类受到伤害。

研究人员说,这一发现对动物的长期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保护区是全球保护濒危物种保护战略的基石。

研究亚洲象(Elephas马克西姆斯)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这是一个很好的意图,但并不总是这样。”

人象冲突是亚洲象面临的最大威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保护区的动物越来越多地游荡到村庄里。它们经常造成破坏,破坏农作物和基础设施,造成人员受伤甚至死亡。

流浪的大象

为了了解保护区在保护亚洲象方面有多有效,坎波斯-阿塞兹和他的同事们着手获得亚洲象运动的精确图像。他们在马来西亚半岛和婆罗洲找到了102个人,记录了10年来60万个GPS位置。他们发现,大多数大象大部分时间都呆在保护区以外的栖息地,在森林边缘和重新生长的地区。研究结果发表在应用生态学杂志110月18日。

研究人员怀疑,大象冒险外出是因为它们喜欢吃草、竹子、棕榈树和快速生长的树木,这些在受干扰的森林中很常见,而在原始森林的树冠下相对稀少。

缅因州沃特维尔科尔比学院(Colby College)专门研究人类与野生动物冲突的保护生物学家菲利普·尼胡斯(Philip Nyhus)说,亚洲象生活在茂密的森林深处,因此比在开阔的大草原上游荡的非洲象要难研究得多。“样本量令人印象深刻,”他说。

Nyhus说,考虑到过去对大象行为的轶事观察,这一发现并不出乎意料。但现在的数据表明,这是这些动物生存的普遍策略,而不仅仅是在种群的一个子集中看到的。他说,这项研究为如何建立合适的保护区以降低大象外出的风险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会有冲突”

坎波斯-阿塞兹说,这些结果并没有削弱保护区的重要性,保护区为动物提供了长期的安全。坎波斯-阿塞兹在雪兰莪的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期间进行了实地工作。“但这些显然还不够。”

景洪市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究所所长郭显明表示,这项研究表明,“人象之间将会发生冲突”。

亚洲象进入村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象数量的增加,许多保护区的森林变得越来越密集,已经不适合动物生存,以及外部栖息地的日益丧失和退化。

去年,两群大象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漫步数百公里,沿途造成严重破坏,登上了全球头条。其中一群在Campos-Arceiz工作的植物园呆了五周。“非常紧张,”他说。

郭说,迫切需要了解人类和大象如何更好地共享景观。第一步是更好地保护人民生命和生计。“这是和平共处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