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COP15的代表们。通过昆明蒙特利尔框架。

12月19日凌晨,各国谈判代表在蒙特利尔签署了一项保护自然的协议。来源:朱利安·哈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Cc by 2.0

加拿大蒙特利尔

尽管早些时候出现了可能失败的信号,但世界各国已经巩固了一项保护自然的协议,并且首次为生物多样性设定了量化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与7年前各国制定的将全球变暖限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2摄氏度的目标类似。

12月19日凌晨,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COP15国际生物多样性峰会上,190多个国家勉强达成了名为《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协议。它设定的一个关键目标是,到2030年,各国要在全球范围内保护和恢复世界30%的陆地和海洋,同时尊重土著人民的权利,他们依赖和管理着地球上大部分剩余的生物多样性。各国的另一个目标是到2050年将所有物种的灭绝率降低90%。

加拿大环境部长史蒂文·吉尔博(Steven Guilbeault)将COP15描述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会议。“我们在历史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他在通过该框架的全体会议上表示。

在12月7日至19日举行的联合国峰会期间,有关细节的争论曾一度威胁到协议的达成。在谈判的最后几个小时,刚果民主共和国反对如何为该框架提供资金。尽管如此,中国环境部长、COP15主席黄润秋还是否决了该协议。

来自几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非洲国家的谈判代表表示,他们需要资金来保护这些地区,他们认为中国作为轮值主席国有力地推动了这项协议。乌干达称其为“欺诈”。一位消息人士说自然他说,谈判进程对发展中国家不公平,该协议不会在阻止生物多样性丧失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这是一场état的政变,”他们说。然而,《生物多样性公约》(该框架目前所在的条约)的一位法律专家告诉COP15与会者,采用该框架是合法的。

担忧和失望

科学家和环保组织对该协议表示欢迎,并强调从未有过如此大规模的保护自然的国际协议。保护组织“自然运动”的生态学家兼首席科学家吉娜·墨菲说:“这是生物多样性的历史性时刻。”

第15届缔约方会议中国主席。

中国环境部长、COP15主席黄润秋不顾刚果民主共和国代表的反对,否决了生物多样性协议。来源:朱利安·哈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Cc by 2.0

但一些担忧和失望仍然存在。首先,该协议没有强制要求公司跟踪和披露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自愿行动是不够的,”由330家企业组成的全球商业自然联盟(Business for Nature)执行董事伊娃·扎贝(Eva Zabey)说。然而,它向工业界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需要减少负面影响,位于弗吉尼亚州阿灵顿的自然保护协会(Nature Conservancy)的环境法和金融专家安德鲁·道依茨(Andrew Deutz)说。

此外,研究人员说,该协议在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驱动因素方面很薄弱,因为它没有特别指出对生态破坏最严重的行业,如商业渔业和农业,也没有为它们设定精确的目标,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置于其业务的中心。

阿根廷Córdoba国立大学的生态学家桑德拉·迪亚兹说:“我本希望在目标上有更大的野心和更精确的目标”来解决这些驱动因素。

该协议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各国必须通过国家和全球审查,证明在实现框架目标方面取得了进展。各国未能实现2010年制定、2020年到期的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科学家们认为,这种失败的发生是因为没有问责机制。

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市杜克大学的生态学家、非营利保护组织“拯救自然”的负责人斯图亚特·皮姆说,有了这些评估,这个框架“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有了明确的量化目标”,这将使我们了解进展以及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很长一段时间

科学家们已经估计有100万个物种受到威胁因为栖息地的丧失,主要是由土地转换为农业造成的。他们警告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可能会威胁到人类赖以获得清洁水和预防疾病的生态系统的健康,并呼吁国际社会重新开展保护工作。

COP15协议花了四年时间才解决,部分原因是COVID-19大流行造成的延误(峰会原定于2020年在中国昆明举行),但也因为如何为保护工作提供资金的争论。各国最终同意,到2030年,所有公共和私人来源对生物多样性的资助必须增加到每年至少2000亿美元。这包括每年至少300亿美元,由富裕国家提供给低收入国家。这些数字虽然没有达到研究人员所说的全面保护和恢复自然所需的大约7000亿美元,但已经是现有捐款的三倍。

包括刚果民主共和国在内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LMICs)呼吁建立一个全新的、独立的生物多样性融资基金。加蓬环境部长李·怀特告诉记者自然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中低收入国家很难获得全球环境基金(GEF),这是世界银行目前在华盛顿特区持有的基金,而且它的资金分配速度很慢。

但法国和欧盟强烈反对设立新基金,认为建立新基金需要太长时间。相反,该框架做出了妥协,同意在明年之前在全球环境基金下建立一个信托基金。最终协议还呼吁全球环境基金改革其流程,以解决中低收入国家的担忧。

没有剧烈变化的进步

谈判期间的另一个症结是如何公平公平地分享“数字序列信息”的利益——从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收集的基因数据。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收集遗传物质的社区对数据的商业化几乎没有控制,也没有办法从中获得经济或其他利益。但各国同意建立一个分享利润的机制,其细节将在2024年的下一届国际生物多样性峰会COP16上制定出来。

总的来说,该协议标志着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进程取得了进展,但并不是科学家们所希望的那种巨大变化。迪亚兹说:“我不确定它是否有足够的力量来遏制那些造成最大危害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