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社会教育是在中国传统社会熏陶失控和西学东传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从本质上讲,中国传统社会熏陶是一种“政教合一”的“统治技能”。它旨在从长远稳定的角度确保人民“遵纪守法”。熏陶的内容是狭隘的、专一的伦理道德。然而,封建王朝的灭亡导致了传统熏陶的衰落。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急剧激化。随后,传教士的活动基地从沿海向内地渗透,先后增加了11个商埠(熊、2011因此,传教士们建立了新型的学校、报社、教会医院等等,以传播西方科学。更重要的是,西方的翻译出版机构开始大量涌现,西学的影响逐渐从城市扩展到社会基层。此外,在国外留学的中国教育家将德国、法国、丹麦等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引入中国(贝利,1990p.192)。随着西学的传播和内外矛盾的激化,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培养救国救民的人才是不够的。“社会教育是由于学校教育效果缓慢而产生的新事业,是拯救中国于危难的唯一途径”(周,1933一些研究者甚至惊呼:“如果我们不能实现社会教育,中国将无法得救”(Lu,1933, 4页)。

有学者认为,1912年蔡元培(1868-1940)设立社会教育司,标志着中国社会教育的开始。王和王(1992)认为蔡元培先生之所以主张设立社会教育系,是因为他在德国期间深受德国社会教育的影响。“蔡元培先生从德国留学回国,将德国的社会教育理论引入中国”(Wang & Wang,1992, 43页)。因此,人们提出了以下问题:“社会教育”一词及其理论是从德国扩展到中国的吗?最早是蔡元培提出的吗?然而,对民国时期中国社会教育起源的考察表明,事实并非如此。

“社会教育”一词最早是由日本教育界引入中国的,其翻译方式多为日文。渐渐地,随着各种外国教育理论的翻译,这个词传入了中国人的视野。Yamana汪东城的社会教育理论(1892)和佐藤义春的近代社会教育法(1899)标志着日本社会教育观念的出现(梁,19941896年至1907年间,中国学者在日本留学的人数激增,国际学生学习和介绍日本教育,翻译日本版本的西方社会政治理论。在此期间,教育的世界1901年5月在中国创刊。其他期刊,如Youxue以便还介绍了日本的教育理论。在这些文章中,中国人除了介绍日本的社会教育思想外,还结合中国的社会情况对“社会教育”一词和思想进行了理解、引申和使用。渐渐地,随着这种宣传的深入,中国社会教育的概念发展起来了。

近代中国的教育期刊在1912年以前都使用“社会教育”一词,这说明“社会教育”一词不是蔡元培从德国引进的,而是由日语翻译而来的舶来词。蔡元培打算设立社会教育司,以“促进成人教育和补习教育”,因为中国“老年离校者太多”(高,1991年,一个, p . 707)。在担任北大校长期间,他创办了北京大学民间夜校,这是中国大学实施社会教育的第一次尝试。学校与社会联系在一起(Civera,2013, p . 200)。从那时起,许多大学和教育协会参与到社会教育的发展中来。教师和学生成为社会教育的主要推动者和实施者。从1912年到1949年,大学主要通过建立农村服务区和教育试验区来进行社会教育。

本研究着重探讨1912 - 1949年间中华民国社会教育发展的历史动机、个案研究及大学参与的情况。本文提出的中心问题是:民国时期中国大学参与社会教育的典型措施是什么?这些措施有何意义?在当前的全球背景下,中国大学的社会教育经验对其他国家大学的社会教育有什么借鉴意义?

文献综述

许多学者强调,大学社会教育是延伸教育内容的一种可行和有效的形式。据王(2003),“现代社会教育主要是指以政府为推手,以私营和非政府组织为辅助,以提高校外人口和全体公民的素质,使用和设立各种文化教育机构和设施为目的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校外教育活动。”吉鲁等人(2012)认为学校是社会化的中介。作者声称,学校教育应与工作场所和其他社会政治领域的类似属性联系起来。Gulová等(2017)认为,社会教育旨在塑造个人和社会群体的最佳生活方式,并促进文化熏化和社会化。

大学可以拓展社会教育的内涵和功能。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教育的功能上。张(2008)探索了大学社会教育功能的实现途径。高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与办学风格和社会服务职能的特殊性相适应。王(2013)认为“大学的社会服务主要是教育服务,大学社会服务的本质是社会教育。”此外,作者指出,社会服务功能“利用大学的人力资源(学生和教师)、物质资源(设施和机构)和活动资源(社会实践和文化效益),在有目的地、有计划、有组织地将大学教育推向社会之外,通过大学教育的推广和发展,实现社会教育的规范化、组织化、引导化、帮助化,从而激发和满足社会公众对教育的需求。”

社会教育的历史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典型社会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的研究。王(2021)探讨了陶行知的“创造性社会教育”思想。二是回顾中国社会教育的起源和政策演变(纳仁、向、2022;邵,2020;王,2020).

中国社会教育学术研究起源于日本和德国。然而,美国和其他国家在社会教育研究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诺依曼(2017)研究了美国社会教育和青少年政治参与之间的关系。作者记录了美国社会教育的失败导致了年轻人的低政治参与度。Kutschera等(2019)讨论了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农村社会工作的核心要素,以及它们的农村工作倡议对菲律宾的影响。

中国大学的社会服务起步晚于欧美。段(2005)提到,建设包容性的公立创业型大学、继续创业、加强公共服务都需要美国的社会教育经验。据张和董说(2005),中世纪大学和当代大学参与社会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都应从确立教育服务理念开始。此外,大学生应该走出校园,融入社会。

近年来,一些欧洲国家开始提供社会教育学位课程。与其他欧洲国家的学位课程相比,西班牙的社会教育学士学位课程相对较新(Pallisera et al.,2013).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尝试了社会教育。(Barez20021991年10月10日星期四,英国央行公布了8月30日颁布的第1420/1991号皇家法令,该法令规定了社会教育专业的官方大学文凭学位。这是西班牙社会教育开始的立法(BOE,1991).将社会教育纳入大学学科是这一职业建立的关键一步,导致了社会的认可(诺埃尔等,2009).

中国大学社会教育研究总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日、德影响;因此,在概念、内容和制度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相似性。然而,由于中华民国特殊的政治背景,社会教育又被赋予了“中国特色”。此外,中国社会教育在英语世界中还存在空白。第二,国内学者对大学社会教育的关注不够。对中国大学社会教育的研究很少。据此,本研究以中国大学为研究主体,以社会教育为关键词,对一手资料进行分类,探索我国大学参与社会教育的发展路径。通过分析,本研究旨在提出中国大学社会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供国内外学术界讨论。

大学参与社会教育的历史动机

民国时期,中国面临着内外双重挑战。中国社会渴望通过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来改变社会状况,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人口素质。因此,社会教育成为当时的主流教育,来自大学和教育协会的教育工作者参与了社会教育活动。我国大学社会教育的产生有三个历史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人民的素质差。1902年,梁启超出版了《新人们的理论.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人除了要有危机感和忧国忧民之外,还要有知识、有教养、有社会道德、有自由、有自尊。一些改革家建议改革的实施应以人为本。蔡元培在担任北大校长期间,为吸引失学人士前来学习,建立了北大夜校,开创了大学参与社会教育的先河。

1912年,一群胸怀大志的青年学生成立了北京大学民间教育演讲团。他们宣扬公共道德、健康和文化。“五四运动以来,学生多办民办学校,向校外普及知识和职业教育。蔡元培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方面”(高,1991 b, p . 287)。

第二个原因是社会的失调发展。在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中,留学的教育家把国外先进的思想和教育制度带回了中国。此外,考虑到“社会”的概念在国外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社会教育是改善社会混乱的一种手段。留学归国教育家傅宝琛(1893-1984)认为“农村教育是改善社会经济条件的先决条件”(陈、傅,1994, 17页)。北京大学民间教育讲座小组还通过“改善社会与哭泣”、“什么是新道德”、“吸烟的危害”、“破除迷信”、“为什么读书”、“自由和平等”等主题提出了社会改革。北京大学的平民教育讲座小组关注的是如何让学生准备好参与这些活动,而不是培养他们的价值观、性格或人际行为。(巴顿& Ho,2022, 3页)。

第三个原因是教育制度的缺陷。许多海归遵循国外的教育理念和学校管理制度。然而,教育制度是“先模仿日本,后学习美国,两者都不适合这个国家的需要”(毛与唐,1992, 39页)。这种不符合国情的学校教育,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了社会和人才培养。然而,从长远来看,要实现改善中国落后状况的教育理想似乎很困难。1918年5月,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中华职业学校,并提出“以当今中国教育之不足,学以致用之不足”。陶行知(1891-1946)认为,中国需要社会教育来“弥补师范教育的不足”。1919年,北京大学民间教育讲座小组提出“补办学校教育未办之事”。

渐渐地,中华民国的社会秩序和发展受到了不利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弊端显现出来,大学无法履行其教育和社会功能。因此,政府和教育者试图通过社会教育来改善社会,提高人们的素质。大学参与社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开放人的智力、改善社会、弥补学校的不足、扩大大学效益的功能。毫无疑问,大学是推动社会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案例分析

共产党人、农村重建主义者和国际联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解决中华民国各种社会问题的方案。苏珊娜胡椒(1996)认为,所倡导的解决方案大致类似于分散的、面向地方的、由地方资助的学校,这些学校的标准和课程都灵活,以满足农村大多数人的真正教育需求。与这些解决方案不同,大学可以主要通过创建农村实验区来实施社会教育。本研究选取四所在社会教育方面表现突出的大学,以描述大学参与对中华民国社会教育的影响。

社会工作教育:以燕京大学为例

在社会服务方面,基督教大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创立燕京大学的美国教育家司徒雷顿主张,燕京大学要注重学生的道德培养,培养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有用人才。学院成立之初,就开始探索开展社会服务的方式,组织燕京大学参与赈灾、救灾、社区救助等社会工作。1924年至1926年,燕京大学成立地方服务组,开展各种社会支援活动,如图所示。1.燕京大学更加注重课程的社会性、实用性和职业培训,开设了工业制革专业,开设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儿童营养等课程。这些课程向学生灌输了社会服务的理念,为中国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Lutz,1987, p . 266)。

图1:燕京大学当地服务团活动照片。
图1

1924年至1926年,燕京大学地方服务团在北京内左二区开展了各种社会支援活动。这是活动结束后与孩子们的合影。

1922年,燕京大学成立社会科学系,实施社会工作教育,开设劳动福利团体、妇女团体、社会服务和社会救济团体等专业课程。1925年,社会学系更名为社会与社会服务部。此外,增加了短期社会服务学科(类),以不断增强社会服务的相关性。1927年,社会学系增加了“社会服务函授课程”。此外,学系与宗教学院合办“社会服务速成班”,以培养实用型和高度专业化的人才,有效服务中国的社会事业。此后,社会学系陆续建立了清河农村实验区等基层社会研究和服务基地。

燕京大学庆和农村实验区是高校服务和改造农村社会的典型代表。Ching Ho实验持续了9年,重点关注实施转型的三个方面——工作-经济、教育和卫生。此外,民国时期的农村建设试验中,相当一部分都集中在农村教育的发展上。相比之下,清河农村试验区的农村经济建设被认为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燕京大学师生通过实地社会调查得出结论:“农民在生计困难时,一切都从金钱的角度考虑;农民生活的中心思想是如何在他们的土地上赚更多的钱。因此,我们必须致力于从经济方面改善农村人民的生活”(徐,19331-13)页。

因此,试验区以建立合作社和合作农场,发展农村工业为主要内容,启动了农村经济建设。1930年底,清河试验区第一个合作社在唐家岭村成立。从那时起至1936年,试验区指导建立了29个合作社。这29个合作社主要经营信用业务、消费业务和仓储业务。信用合作社通过储蓄事业获得资金。信用贷款中,向个人贷款占34.6%,向经营合作社商店、合作社农场的合作社贷款占65.4%。

此外,合作社农场是清河试验区经济工作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合作农场引导、推广农业品种和技术,促进农业增收。庆和镇采用了古老的农业技术方法。它不知道改进,也无法合作;因此,对洪水、干旱和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几乎无力承担。据燕京大学农村工作研讨会(1934),“田间试验是基督教大学通过技术论证,选择农业推广试验的特定区域,以实例说服和引导农民采用新品种、新技术的一种方式。”这种方法适合保守、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差的农民。”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师生通过实地实验,成功改变了当地农民的观念,带领合作社农场成功改造了相当数量的盐碱地,种植了高产经济作物。

发展乡村工业是清河试验区进行经济工作的又一尝试。这些产业包括羊毛编织、土布印刷、手工编织地毯,以及为家庭年轻女性劳动力生产花生酱。学生们被派去学习羊毛编织技术。完成学业后,在实验区设立“家庭羊毛编织培训班”,以培训和工厂生产两种形式对村民进行培训。当地妇女掌握了这些技能,每个妇女每月能挣5-7元钱,从而补充了农民的家庭收入(许,1931).

轻松识字教育:江苏省教育学院的案例

民国时期,教育部成立后,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教育体制se通过公共教育、补救教育、国家教育法等,大力扫盲。这一倡议得到了高校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其中,江苏省教育学院是通过大众教育改造地方社会的杰出代表。著名民间教育家甄子丹积极响应全国扫盲运动,建立农村实验区,呼吁“扫除文盲,创造新民族”。此外,他还将国际乡村重建研究所(海福德,1990, p . 93)。

江苏省教育学院位于无锡,是中国第一所培养大众教育教师的高等教育机构。江苏省教育学院自1928年创办以来,培养了无数的大众教育人才,对无锡乃至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近代大众教育运动的中心之一。

考虑到大众教育实践的成功,教育部发布了一项部长命令,要求所有省市将其作为实施大众教育的典范。除了政府的认可外,江苏省教育学院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的评价。1931年,国际联盟教育代表团来到中国。他们考察了江苏省教育学院和定县等大众教育实验区,得出了中国成人教育最令人满意的结论。

江苏省教育学院自1928年创办以来,就开始了大众化教育的实验。学院由教授组成专门的研究与实验部门,每年就大众识字教育和大众阅读材料的特殊问题召开研究与实验会议。数字2展示了其中一次会议后拍摄的照片。江苏是近代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自古富裕;然而,教育资源的分配仍然不均衡。此外,无锡的文盲率仍然很高。

图2:江苏省教育学院参会成员在联席会议上的合影。
图2

1935年,江苏省教育学院实验联席会议在惠山公园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讨论和解决大众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对大众教育进行新的研究和设计。

1932年,江苏省教育学院在无锡县二区设立北下普及实验区。全市面积138.5平方公里,三镇342村,税区土地43588亩,人口5893户,25392人。男女比例为114.4:100。此外,26%的人口是自给自足的农民,51%是半自给自足的农民,23%是佃农。7岁以上人口中未受教育的占72.72%,1-6年受教育的占24.93%,6年以上受教育的占2.35%(高,1936, 35页)。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很多。因此,北峡普及实验区的主要目标是对该地区的居民进行识字教育,提高识字率。

该地区的文学教育主要由通俗学校进行。1932年和1933年,四所受欢迎的学校成立了,成千上万的人入学。从第三阶段开始,开始为儿童和青年开设课程。教学方法分为固定教学和活动教学。孩子们的班级教授简单的语音学和识字。青年班主要由16岁以上的农村男女组成,除了一些以农业劳动为重点的生活课程外,还开设了汉语、农业、计算、农业经营和设计等科目。

北峡试验区在扫盲运动中取得了突出成就。1932年,有1245名成人学生在两期公立学校入学,约占该地区人口的5%。在1933年和1936年,成年学生的数量分别增加到1270人和1224人。多年来,有5261人接受了教育,在原20%的基础上增加了20%以上。因此,近一半的人口接受了教育(朱和王,2007).此外,在民间学校开设的扫盲班中,女性入学率很高,1932年的入学率为68%。由此可以推断,在普及扫盲教育的同时,名校已经充分考虑到了性别平等的问题。

政治与自卫教育:以中山大学为例

20世纪30年代,日本蓄意发动侵华战争。响应党的下乡号召,中山大学成立了农村服务实验区,宣传抗日救亡。郑Yanfen (1936年,一个),服务区办公室主任说:“我们服务农村的最高目的,是促进学校农村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开展群众教育和救国工作,培养民族力量,为抗战自卫斗争作准备。”

中山大学农村服务实验区于1936年4月1日正式成立,一直持续到1938年10月日军侵华广州。服务区域为岑村、长坂、上元岗、小岗、东濮、石排、仙村、列德、杨基、四北地10个村。数字3.图为中山大学农村服务实验区。

图3中山大学农村服务实验区。
图3

1936年,中山大学石牌校址四周都是农村,这为其农村服务实验提供了前提条件,在学校附近设立实验区,便于教职员和学生前往开展工作。中山大学的学生们将石牌周围的十个村庄作为实验区。

服务区开展了研究和实践工作。研究工作包括农村政治、农业、建设和经济,而实际工作包括民族复兴运动(促进、培训和组织民族复兴运动)和战争准备训练。

这项工作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36年4月至1936年10月6个月,第二阶段为1936年10月至1937年8月。第一阶段以调查为主,旨在熟悉村民和农村情况,为实验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这一阶段,建立了报社和公立夜校,支持了农业技术,提供了保健服务,并在家庭和村庄之间进行了访问。一旦村民对服务实验产生了信任并接受了指导,第二阶段就开始了(郑,1936 b, p . 1)。

第二阶段集中实施政治、经济、自卫、文化四大领域的训练计划,其中更注重政治训练,也是最成功的(郑,1936 b, 36页)。值得注意的是,村民在传统上是“顺从的”。他们脱离政治,没有政治热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试验区建立了服务团体、青年强队等政治组织。政治组织开展教育工作,增加村民的政治知识,提高村民的政治积极性。

夜校、唱歌和戏剧。4)小组被认为是政治组织在农村开展政治教育活动最普遍、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在实验区建立了11所夜校,1500多名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被分为高、中、初级阶段,还有一些被分为高、初级阶段。除课外活动外,基础科目分为语言训练、通识训练和生活指导。据郑(1936 b第1页),“各乡夜校的教材,无论是国语、通识,还是歌唱,都充满了抗敌救亡的意识,甚至算术也常以失地数为主题。”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农村群众救国救民的热情突然高涨(郑,1936年,一个, p . 223)。

图4:话剧海报。
图4

该剧的名字叫《抗敌》,用来宣传抗日救亡。

服务区持续1年多,在自卫训练方面成绩显著。郑Yanfen (1936 b(第54页)断言:“如果所有农村工作不是从年轻人开始,就没有保障。”因此,服役地区的自卫训练主要局限于年轻男性。自卫训练的方法大致分为技术和精神两个方面。技术方面指的是游击战术、民族艺术等。目的是建立人民武装力量,在战争发生时进行游击战,破坏敌人的后方。服务区还在各村组织了全国技能和体育比赛。精神方面侧重于教导自卫的意义和自卫的智慧。

生活技能教育:以西北联大为例

抗战爆发后,北平、天津地区的大学纷纷迁往内地。渐渐地,这些地区形成了两个财团: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是由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程学院和河北省女子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共同组建的。西北联合大学除了为边疆各省社会服务外,还负责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西北联大以社会教育为重点,服务社会。中国西北地理位置偏远,农牧区幅员辽阔;然而,这些地区的人们拥有较少的科学和文化知识。因此,西北联大特别重视农村社会教育工作。其主要目的是建立农村社会教育教学区。

西北联合大学围绕农村社会教育教学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社会服务工作,其中生活技能教育的效果最为显著。农村社会教育教学区生活技能教育的中心工作分为两个方面:普及生活基础知识和训练生活技能。

西北联合大学师生自发组织了农民小报的出版,通过小报、电影等形式介绍了一些基本的生活知识和妇女知识,宣传科学健康理念,普及基本的生活知识。数字5展示了杜贾科电影中心。

图5:杜家厝村民看电影的地方。
图5

杜家漕村是西北联大农村社会教育区。

此外,西北联合大学还在国家保护学校的儿童班和教学区附属的中央人民学校的女子班进行了音标扫盲试验。这个实验旨在解决儿童和妇女无法阅读和学习生活知识的问题。

根据教学人员的经验,在不休假的情况下,一定年龄的儿童和年轻妇女在2 - 3个月内学习音标法,并阅读流行的音标阅读材料,缩短了学习周期(NNUHRG,2014,页544 - 559)。

公共卫生培训活动主要为生活技能培训。为配合春季疫苗接种工作,组织了一次“公共卫生之旅”。学生们被要求要求他们的父母和邻居接种疫苗或听讲座。与会者都很热情。挂图解释了公共卫生和预防霍乱、伤寒和痢疾等流行病的重要性。妇女了解了与怀孕有关的各个方面。在环卫之旅结束后,教学区就附近村庄的卫生情况进行了指导,如村庄整洁、改善厕所、街道卫生等。村民表示接受,并积极按照文明卫生条件进行整改。

中国以农业立国,国家的生命线在农村。近代中国,乡村社会内外都遭到了破坏,民族生活陷入了死气沉沉的状态。在民国时代的具体背景下,四所大学出于救亡图存的意识,在农村建立了试验区,从政治、文化、经济、建设、卫生等方面开展社会改善工作。因此,人们进行了一系列建设农村的努力。四所大学的社会教育侧重点和成就各不相同,反映了各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现实需求。

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顿是美国人。他的办学理念深受西方“教育方法重实用性”和“学以致用”思想的影响。因此,他体现了明显的实用主义价值取向,强调学校与社会的紧密联系,把实验区的农村经济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以满足中国社会的实际需要。这与江苏省教育学院的办学理念不同,后者专注于实验区的农村教育。中国古代的教育普及率很低,文盲率一直很高。此外,文盲是开放新社会和复兴民族的一个主要障碍。因此,江苏省教育学院致力于扫盲教育,以降低文盲率。抗日救亡成为国立中山大学建设实验区的时代主题。中山大学当局认为,只有通过激励、培养和组织农村群众的力量,才能挽救这场危机。为此,建立了以宣传抗日救亡、动员群众保卫国家为主要任务的试验区。 However, its remote location in the interior of China and the underdeveloped economy resulted in the low cultural level of the population. Thus, Northwest United University’s social education work focused on bringing scientific concepts of life and healthy hygiene habits to people.

结论和讨论

在近代中国与世界的接触中,传统的社会熏陶逐渐变得难以驾驭。随着西学东渐,中国采用了西方的学校教育制度。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这种新的教育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异化、贵族化和城市化。新的教育制度显然不能适应或满足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和农村发展的需要。随着内外部问题的加剧,探索新的教育体制和模式势在必行。这一时期,社会教育在中国蓬勃发展。

中华民国大学投身社会教育救国事业,成为社会教育的主要实践者。作为社会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各大学在农村建立了人民教育和社会转型试验区。通过实验区调研,高校师生结合自身优势,在农村政治、文化、农业、卫生、建设等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造活动。此外,燕京大学、江苏省教育学院、国立中山大学、西北联大等高校在社会工作、易读写、政治自卫、生活技能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这些大学已成为共和大学参与社会教育的代表。除了这四所大学外,社会教育在北京大学民间教育讲座组和北京高等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民间教育联盟中同时开展。这所大学的师生走出校园,下乡下乡,用自己的知识教育人民,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树立了一个典范。

学校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努力实践和推动社会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体现了高校师生的使命感和文化教育意识。此外,大学对社会教育的参与对中国近代史、地方社会、大学师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校师生通过建立实验服务区和创建实验教育区,走向社会和农村,服务大众,在实践中学习成长。此外,在中华民国,大学参与社会教育,使大学教育与绝大多数中国农民的生活相联系。这种做法最终有助于解决农村教育、农业技术、生活和卫生条件等问题,并激发和培养了普通民众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从而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思想上的保障。

1912年至1949年大学为救国而开创的“大学实验区”教育模式有别于其他模式,体现了大学与国家、社会的密切关系。在高校师生的社会教育实践中,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教育的目的是解决社会和生活问题,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界限逐渐模糊。这种模式为不同教育水平的人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同时,这一模式弥补了学校教育在特定时空内异化、贵族化、都市化的不足,在普及教育、改造社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然而,这些大学在实验中却未能探索出具有广泛适用性的项目,这反映了共和大学社会教育面临的挑战。因此,可以推断,社会教育和国家复兴是全面和系统的项目,需要在国家一级全面规划和投入人力和物质资源,以及所有力量的参与和合作。然而,共和时代的政治和社会条件使这些任务具有挑战性。中国大学的社会教育以其短暂的历史诠释和丰富了“全社会教育”的内涵。总的来说,中华民国的经验为世界上有类似问题的国家提供了借鉴。